第(1/3)页
百姓甲挠了挠头问道:“你们说什么?知县大人给县学赠书?赠什么书啊?”
知县大人一来沅陆县,就给学校赠书。
甭管赠送的是什么,但总归“赠”,白得的东西,大家就高兴。
百姓乙兴奋地说:“是哩,我亲眼看到。孙大人把一个大包裹递给邓教谕,哎呀,邓教谕那一个激动,连胡子都拔了一把哩。”
百姓丙急切地问:“知县大人给县学赠书,为什么不给我家隔壁的那个老秀才赠书啊?”
百姓丁白了一样百姓丙,鄙夷地说:“你家隔壁的老秀才,考了几十年,依旧老秀才,给他赠书有甚用。要赠书,肯定给县学那边了,说不定今年的学子得到知县大人的赠书,明年会考上举人,考上进士哩。”
百姓丙傻憨憨地挠了挠头,傻憨憨地笑了笑:“嘿嘿,你说得对,给老秀才赠书,还不如给我赠。如果不是我家穷,要是我有机会读书,说不定比老秀才考得更好哩。”
百姓甲乙丁:.....
深深地鄙夷百姓丙,看他五大三粗,腰圆膀粗的模样,呵呵,就算有钱,也不是读书的料。
哪里有读书人长得像他这样粗糙的,简直有辱斯文哩。
百姓戊跳了出来,着急地问:“知县大人给县学赠送了什么书?你们快说。”
家里有娃子在县学读书,自然比较着急。
虽然这个娃子是表姐的大姨的儿子,隔了好几层关系。
百姓己神神秘秘地回到:“我听说,是知县大人如何成为知县大人的书,知县大人把书送给县学,就是希望县学能走出更多知县哩。哎呀,这要是县学的学子能做知县,也该多好啊,我们沅陆脸上也有面子。
百姓丙半信半疑地问:“有这样的书吗?你是不是收错料啊?我长那么大,也没听过这样的书。”
百姓己一听百姓丙怀疑他,立即跳脚了:“你又不是读书人,你怎么会听过。哼,肯定有这样的书,要不然知县大人怎么做知县的?肯定是知县大人读了这样的书,才有机会做知县。”
这话说得好有道理,但吃瓜群众还是保持半信半疑。
一群百姓在街头街尾对新来的孙知县议论纷纷。
第(1/3)页